header
space
space

茹國烈期許西九走出新路向

Louis Yu茹國烈,土生土長的藝術行政人,於過去十年曾擔任藝術中心總幹事及藝術發展局行政總監。現在,他向前再跨進一步,出任西九文化區表演藝術政策及管理事務部行政總監。他以「幸運」這兩個字來形容他成功的藝術行政事業,幸運讓他由撰寫藝術評論開始與這個圈子接觸;幸運讓他當上了藝術行政人員,積累了豐富的經驗;幸運讓他碰上了西九文化區,並成為當中決策的一分子。他知道前路挑戰重重,並須背負不少責任與承擔,他坦言自己戰戰兢兢,但亦希望繼續走下去,直至看到自己的努力有所成果,給自己一個交代。

在一個和煦的早上,這位剛上任的行政總監滿腔熱誠地談他的西九願景,他深信在團隊的努力下,西九文化區將成為藝術場館的新階模,它提供的不再是單向式的展示,而是互動、可參與、可學習的多元化體驗;它將成為培育本地藝術人才的理想基地,支持香港的文化生態健康成長。

從藝術發展局所累積得到的行政管理經驗,對你將來於西九的工作可有幫助?

在藝術發展局工作了三年,無可否認給了我很大的信心,藝發局的工作讓我學會了如何善用公共資源,是很好的歷練。在那裏的工作是一次全方位體驗,無論是業餘、專業,另類或是社區藝術,我都需要接觸他們,讓我認識到不同藝術範疇內的人和事,有一個概括的了解,尤其在資源分配上,我學會了許多。西九文化區是香港政府一次過投放最大資源的一個文化項目,在藝發局的經驗,令我清楚知道不同界別的需要,以及社會大眾對公帑運用的期望。

對西九文化區表演藝術的未來發展路向,你有何初步想法?

對於西九文化區的發展,我個人覺得應該走一條新路。過去我們對藝術的概念是單向的觀賞,但近年則愈來愈重視觀眾的參與,觀眾不再是購票進場欣賞那麼簡單,他們的藝術體驗較前豐富得多,他們會參與,而其中的一個形式是他們可從中學習;我不太喜歡用教育(education)這個字,因它比較單向,我覺得應該是學習和參與(learning and participation),這涵蓋了觀眾觀賞的經驗、參與和學習,是一個頗豐富的經驗,而且是互動的。其實這已是一個趨勢,愈來愈多藝術場地已成為觀眾學習與參與的地方。西九的表演藝術場地的仔細定位仍未有定案,但我認為西九不應只是一個藝術消費的地方,它予人的整體經驗應該集觀賞、學習和參與於一身。

Louis Yu在這個大趨勢下,軟件和硬件的發展將會如何配合,以更能切合培育年輕一代的需要?

在策劃上,我們可以在西九的設施內預留更多學習與參與的空間,而目前一般場館有關這方面的設施其實並不足夠。至於軟件方面,我們可能需要多些活動,例如在某些表演前後衍生教育活動,例如工作坊等。這樣,表演藝術便變成不再只是消費性的活動。對於香港而言,這不算是個新的想法,但從來沒有機會讓人好好地規劃這方面的工作。我相信西九是一個很好的機會,實踐這概念。

西九文化區的表演藝術活動如何能夠和社區更好地融合?

西九是一個全新的地區,要與周邊社區以至整個社會建立關係;我希望西九所產生的能量和創意能夠擴展到香港其他社區。由於西九並不單是從事消費藝術的地方,所以會有藝術家在區內工作,亦會有各種駐場計劃;我相信西九可以作為一個基地,幫助藝術家在區內從事最好的創作、展示,把他們的藝術工作帶到其他社區。

西九要服務的其實不是它本身的社區,而是一個更大的社群。西九沒可能取代個別社區本身的文化角色,但可以肯定的是,西九出現後會帶動整體香港藝術的蓬勃發展,西九和全港社區的關係是互相支持配合,而非高低和領導的關係。

西九文化區的出現,會否在資源分配上構成衝突?

西九將與其他推動藝術的機構如康文署和藝發局合作,當中並不存在衝突。一個成熟的社會,藝術資源可以來自不同的領域,而且這可以被視作一個良性的互動關係。香港能夠為社群藝術提供多種推動的資源。

Louis Yu西九的表演藝術將來會有怎麼樣的支持?可有新的嘗試?

支持一定會有,不過方式可能會有所不同,大家都知道將來西九會有很多不同形式的表演場地,我們或會採取比較下放的方式,讓不同的場地有其本身的藝術方向,個別的場地甚至可以有其藝術總監,自行制定其場地資源運用的方向,以及製作節目。西九亦會有不同形式的駐場劇團計劃,讓場地和劇團有各種合作關係。

在表演藝術策劃上,如何平衡公眾對外來和本地節目的需求?

現時,在香港的所有演出中,大約百分之十是來自外地或者內地,將來西九的外來節目肯定會高於這個百分比,但外來節目的定義不一定是英語節目,亦不一定是來自歐美的,而是來自多個不同地區,第一是國內或華語地區;第二是亞洲;第三則是亞洲以外地區。


在西九文化區內的眾多藝術場地中,哪一個會成為當中的亮點?

相信戲曲中心會是一個亮點,因為戲曲中心會令西九有別於其他國家的藝術區。同時這個戲曲中心將會是一個特別為戲曲而設計的場地,我希望它會成為中國戲曲發展一個重要的基地。我們需要考慮如何將中國戲曲以二十一世紀的手法呈現,如何在發展的同時又能保留傳統?另一方面,香港、台灣、國內都有不少實驗戲曲的出現,而這些實驗不單影響戲曲發展,它甚至影響其他的表演藝術,這是相當重要的。西九當初為何將之定性為戲曲中心而不是戲曲劇院呢,因為它不單單是一個劇院那麼簡單,它還是一個發展戲曲的地方。根據統計,戲曲仍然是全港最多觀眾的一種表演藝術;而學習戲曲的年輕人亦有增加的趨勢,惟觀眾未能做到年輕化。我們須要鼓勵更多年輕人參與台上演出或製作,以吸引更多年輕的觀眾,這不可能一蹴而就,不過西九一定會把這方面做好。

 

Next